怛羅斯戰役--華夏文明對伊斯蘭擴張勢力的斗爭


軍事文摘主頁

送交者: 蘇克 于 November 04, 2001 17:01:57:

天寶十年的怛羅斯戰役,以唐軍的失敗而告終。怛羅斯戰役的一個直接后果是,推動唐代中國高度發達的文明在西方世界的傳播。

怛(da)羅斯戰役----八世紀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的軍事對抗

   怛羅斯戰役之前,唐与大食還有過兩次小規模的軍事沖突,一次發生在幵元三年(715年〉,一次發生在幵元五年(717年),這兩次事件還与吐蕃有關。其格局是,以大食為主,聯合吐蕃,同唐朝對抗,謀取唐在中亞的屬國,排擠唐朝勢力。因為唐朝勢力在中亞的興衰,直接地影響著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傳播。十分有趣的是:另一次所謂“渡瀘之役"也是吐蕃与大食聯軍為一方同唐軍對陣的。所不同的衹是后一次戰役以吐蕃為主力而已。對此,后面再去敘述。
  幵元三年之戰,其導因是吐蕃与大食共立阿了達為拔汗那國傀儡發兵攻略該國。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拔汗那是唐的屬國,“內附歲久,',唐理應出正義之師。
  這兩次戰爭,大食都是主動進攻的一方。
  然打了敗仗,但并未受到重創。兩年后又同吐蕃等一起興兵犯境。第二次戰爭唐廷好像沒有派遣本部人馬,胜負不明。但四鎮未入大食手中,是元疑問的。對于大食,第一次戰爭其目的是為了謀取唐的屬國,而第二次戰爭其目的就更進了一步,是為了侵奪唐朝本土了。唐、吐蕃、大食三种勢力在中亞一帶的角逐天寶年間漸趨嚴重,以至釀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這就是怛羅斯戰役。
  怛羅斯戰役發生于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怛羅斯在前蘇聯境內江布爾城附近。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因石國“無番臣禮”率兵征討。石國王約降,高仙芝允諾和好。旋即高仙芝爽約,將兵襲破石國,俘虜其國王,獻于闕下斬之。“殺其老弱,虜其丁壯,取金寶瑟瑟駝篤等,'。石國王子逃走,向大食及其他鄰國求援。各國對高仙芝的欺誘貪暴,甚為憤怒,計划共同襲擊唐西域四鎮。高仙芝得知這個消息后,想要先發制人,將兵進攻大食。參加唐朝聯軍的有葛邏祿部及拔汗那國兵,据說共有番漢兵三萬,其中漢兵兩萬,番兵一萬,深入七百余里,在怛羅斯城与大食軍隊遭遇。
  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打響了。這次戰爭相持五日。由于葛邏祿部反叛,同大食一起夾擊唐軍,高仙芝敗績,士卒大部死亡,衹有數千人逃脫。勢危之時,副將李嗣業勸高仙芝棄軍逃跑,別將段秀實責備李嗣業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李嗣業甚感慚愧,与段秀實一起,集攏散卒向安西退守。恰值此時,拔汗那兵也退了下來,輜餉塞道。李嗣業怕敵人追及,手持大棒擊斃拔汗那兵馬百余號,道路始幵。高仙芝等遂率殘兵還至安西。
  這場戰爭唐軍失敗了。這与唐朝聯軍方面的總指揮高仙芝的輕敵,進而孤軍深入,有很大關系。造成這一戰術性失誤也可能同三年前的一次戰斗有關。那次戰斗,高仙芝比較輕易地取胜了。
  天寶七年,安西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奉詔總兵步騎一萬余,出討勃律,擒其王及吐蕃公主,以兵戍守。于是大食等七十二國“皆震恐,威歸附"。這一“皆"一“威"的看法顯然是錯誤地估計了當時中亞力量的對比。其時,阿巴斯人正在帝國東部領地一一波斯呼羅珊掀起反抗伍麥葉人統治的斗爭,國內戰事頻仍,無暇東顧,高仙芝遂得以順利地征服勃律國。這一經驗肯定影響了三年后他指揮的怛羅斯戰役。
  關于怛羅斯戰役的后果及其影響,史學家們還有不同的評价。沙畹認為,“由怛羅斯河之敗,中國國勢遂絕跡于西方,'。白壽彝認為,怛羅斯戰后,安西的實力仍是不可低估。而封常清討大勃律一役,尤可見唐在西方之勢力仍然存在,決不像沙氏所說。唐朝勢力退出中亞決不是因為恆羅斯戰役。它是由唐朝國內形勢決定的,可以說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后果。夸大怛羅斯戰役對唐朝國勢及本國形勢的影響無疑是不正确的。這是因為安史之亂与怛羅斯戰役這兩個歷史事件時間相距太近的緣故。确實,安史之亂以后,唐在中亞的存在,正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已非往日炙手可熱,僅剩其影響而已。
  天寶十年的怛羅斯戰役,以唐軍的失敗而告終。四年以后,安史之亂暴發。唐廷由于內爭遮起,不僅無力經略西域,而且安西、朔方等以御外為主的邊防部隊也調入內地,鎮壓叛亂的蕃鎮。此外,還借用了回絕、中亞一些小國及大食等的軍隊。西部邊疆力量空虛。吐蕃乘机奪取西域四鎮。不僅蔥岭以西,即使西北數州也菇毛左枉。在中亞,唐朝的各屬國,此后也相繼臣服大食,并幵始了伊斯蘭化歷程。看一看《全唐文》或《冊府元龜》所載中亞各國求唐援兵共擊大食之表文,就可以明白這些中亞小國早已按照兩個大國力量此消彼長的形勢,按照兩個大國對待他們的不同態度,而搖擺于唐和大食之間。向唐朝求援共擊大食的鄰國和屬國有:波斯,南天竺、東曹國、安國、康國、石國等諸胡九國,吐火羅國,俱密國等。這些國家,即使其中的唐朝屬國,對唐的態度也不那么堅決。而唐廷對于這些求援也均未答應,非不為也,力不及也。從世界史整体去觀察,大食帝國向中亞的發展,采取進攻態勢,是主動的、積极變化的一方。.而唐朝在中亞則居守勢,是被動的、消极應變的一方。后來,唐朝失掉西域。唐朝勢力退出中亞,大食軍隊完全控制了這一地區。作為軍事征服的直接后果,中亞和南亞部分地區被伊斯蘭化。盡管后來大食帝國分崩离析,在這里形成一些民族王朝。但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伊斯蘭教留在了那里,并且世代地流傳下來。伊斯蘭教在中亞的胜利大大有利于它向中國的推進。后來,伊斯蘭教的東方屏障實際上已移到關中一帶。
  怛羅斯戰役的一個直接后果是,推動唐代中國高度發達的文明在西方世界的傳播。這大概是戰爭發動者始料所不及的。在這次戰役中,唐軍士兵大約不下萬余人被俘,其中就有許多能工巧匠,如造紙匠、紡織匠、畫匠等等。《通典》作者杜佑族子杜環作為高仙芝部隊的一個隨軍書記官也成了大食的俘虜。杜環曾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他在大食時就曾見過中國工匠在當地工作,其中有“漢匠起作畫者,京兆人樊淑、劉批;織絡者,河東人樂陵、呂禮,'。這些人把唐代高超的手工技藝,教授給阿拉伯人,進而傳到歐洲,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中國造紙術的西傳。据說撒馬爾罕在八世紀后期所建立的西方世界第一座造紙作坊,就是由中國工匠充任師傅的。這些人既可能是作為文化交流使者于怛羅斯戰役之前到達中亞的,也可能是這次戰爭的俘虜,而或許更有可能的是兩者兼而有之。“如《胡杜德﹒阿勒﹒阿拉姆》一書中就講到,撒馬爾罕生產紙,輸出到全世界各地。十二世紀前期的阿拉伯作者馬衛集(約卒于1120年〉說,中亞撒馬爾罕一帶原屬中國。穆斯林占領其地后,中國人大都徙回。唯制造精美紙張的技術尚留在撒馬爾罕。卡特講的更具体,他引用《旅程和王國》這部阿拉伯文地理著作告訴我們:‘紙是由俘虜自中國引人撒馬爾罕的。這些俘虜為濟雅德(按:即戰胜高仙芝的阿布﹒穆悉林手下大將)所有,其中有些是紙工。造紙工業發展以后,產品不僅可以供應本地的需要,也成為撒馬爾罕人民的一种重要的貿易品。由此它得以供應世界各國的需要'"。中國造紙術的西傳對西方文明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其契机,恰恰就是這次怛羅斯戰役。




軍事文摘主頁